后知后觉在Anniston的instagram上看到《早间新闻2》完结的消息,忙里偷闲趁着感恩节假期刷完了。
第一季出的时候,无论是剧情还是主题我都太喜欢了,剧中人物的台词也不愧是新闻剧,句句玩梗妙语连珠,同传速度记笔记都来不及。
但第二季看完,觉得它试图讨论的话题太多了,又因为要保持剧情跌宕起伏,所以每个话题都浅尝辄止地有些莫名其妙。
比如第二季引入的亚裔女性Stella Bak,空降领导层,前几集以冷酷理智定下基调,和其他间歇上头或者直接下线的决策人很不一样,吵起架来完全不怵,但你来我往只谈利益。
就是这样一个“唯利是图”(in a good way)的角色,忽然在某一集和其他两个黑人角色连续崩溃并指责同事“你们这些白人男性真的太有特权了”“为什么白人总会轻易获得被原谅的机会”。
这些爆发根本没有什么前情提要,仿佛导演决定了“这一集我们来让剧里的少数族裔大爆发吧!
”,然后就像集小龙人一样大家全部上线完成一曲对种族歧视的控诉。
然而这些控诉背后的逻辑不堪一击:当 Stella指责Alex随心所欲把Chip请回来是“白人男性获得第二次机会的特权”,剧里并没有铺垫Stella如何经历过“不被给予第二次机会”而受到过伤害。
这可能也是美国电影电视进步但进程尴尬的表现:亚裔角色要出现(《办公室》里的印度女员工),但对于亚裔作为少数种族群体的特殊经历(比如“模范少数群体”的桎梏、在政治舞台上很难结盟的位置),很多艺术作品的讨论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当然比所有影视作品清一色白+黑+拉丁裔有所进步(我说的就是你,奶飞的许多杀时间综艺),但《早间新闻》作为一个讨论隐形社会不公问题的剧,它的表现有点令人失望——尤其在它第一季表现那么出色的情况下!
第一季关于被“情愿”(consensual)掩盖的权力关系不对等的讨论非常深刻,Mitch在Hannah面前的自白真诚且充满困惑。
这样的情节使第一季的主要人物都性格非常鲜明,也和讨论的主题并不相悖。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Laura Peterson这个新角色和Bradley的剧情发展中。
说到这里我又不禁想感叹一句,《早间新闻2》想讨论的东西太多了,原生家庭、bi-sexual的自我意识等等,但这些讨论浅尝辄止到我觉得这些剧情只是作为标签出现了一下,所有关于这些议题的争议都没有被表现出来。
但Laura和Bradley这对剧情里有一幕讨论很让我印象深刻。
L和B第一晚睡在一起,L出柜多年(这早在几集前Cory一见面的称呼中就有铺垫),感叹B技术惊人,在lesbian中也难得。
B说那是因为我确实不觉得自己是女同性恋,我和男性女性都交往过,这次只是因为你恰好是一个女性。
L说到这里就有点不开心,说你为什么不愿意享受我们付出惨痛代价换来的胜利果实呢?
我当年被迫出柜的时候直接失去了作为一线主播的工作,而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讲了,甚至可以因此获利(原本作为白人异性恋的Bradley就获得了一个性少数群体的标签),你为什么还不能勇敢表达自己呢?
这个讨论几年前也很巧合地出现在我和一个朋友的对话中。
我一直对于各种社会公平话题都很感兴趣,深蓝州的大学城是我对美国的最初印象,我也一直全力支持身边的少数群体朋友大张旗鼓地争取自己的利益。
但如果有的少数群体并不需要这一利益呢?
我记得有一个周末纽约Pride游行,我兴高采烈地邀请一个关系很好、平时什么话都会说的gay朋友参加,朋友很干脆地拒绝了我。
他说,如果我不觉得我的身份是pride呢?
我和Laura Peterson一样,下意识的反应是,你为什么不呢?
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呀,你完完全全可以自豪地上街、出柜、和朋友讨论自己的同性伴侣。
这个朋友说,如果你说的这些事,我反而都无法认同呢?
我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在中国落后城市长大的、在20岁的末尾才意识到对同性的喜欢是生活的一种可能性,我的整个身份认知就是遮掩的、偷偷摸摸的、没有答案的,这一过程和pride毫无关系,但这一经历也不再伤害我。
我不想高喊着我的身份上街游行,与整个城市狂欢相比,我更希望我身边的人对我的这一身份无动于衷。
是的,无动于衷。
少数群体拥有不高喊自己身份的权利吗?
这一讨论在Bradley的困惑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一开始的“我是否一定要拥有一个明确的性向定位”,到后来台里出现一个新闻机会,大家各显神通为自己加码,Bradley话到嘴边还是没说出那句“你知道吗其实我是个女同性恋所以我也是少数群体了快选我”。
对她来说,这个身份对她的影响可能真的没有“一个成长在保守南方小镇的贫穷姑娘”更明显。
但这段讨论是第二季为数不多的可圈可点之处。
剩下的戏剧冲突都是为了冲突而冲突,这里以主角Alex Levy的戏份尤为典型。
我觉得很遗憾的是,第一季里这个坚韧、勇敢、果决的主角在第二季里变成了一个行为完全不可预测、情感永远大于理性的人(整个第二季班都没上几天)。
在疫情爆发的关口、明天节目还没取消就说飞就飞意大利,这一趟折腾的唯一动机是有本书里写她和臭名昭著的前同事上了床,她要让这个同事公开发声明说“我可没和她上过床”。
Alex和Mitch最后一晚的大起大落我也很难接受,一起伴歌起舞、对往昔回忆的温存(甚至Alex想给Mitch生个孩子???
),喝了口水发现有人说Mitch就是癖好黑人女性,Alex突然就翻了脸,诀别前一句好话都没,又一秒变成那个界限恨不得再划清一点的人。
我还看到有人评论说Anniston这辈子就演啥都是老友记的Rachel了。
这真的很遗憾,因为第二季让我出戏到Rachel的场合与第一季相比呈指数式增长。
但问题就在于,Alex和Rachel是不应该有太多相同戏份的。
Rachel是个一张白纸、刚大学毕业的富家女,Alex是全国著名的新闻台主播,但后者和前者有一样多的情绪崩溃和想一出来一出,这样的设定毫无疑问是话题深度妥协给了drama的剧情。
这样的妥协让《早间新闻2》成为了一部还是很好看但乏善可陈的剧,这非常遗憾,但我想这大概就是无法绕开的现实吧。
事实上这一季第二集脍炙人口的意大利街头对话是我看整部剧的理由。
编剧没有局限于对政治正确的认同、而是更进一步去挖掘和展示真实生活下的各个角色,让我更感觉像读一本教科书,希望能成为编剧这样的人。
在看的过程中,Alex一直被用“美国甜心”这个称号嘲讽,可能有现实演员梗,但私以为Bradley是符合当下时代的剧中真正“美国甜心”,因为她是干净的,性关系和公众人设上都是。
但剧最可贵的就是刻画两个broke的人,两个TMS的前主播,因为broke了以外除了死亡(包括社会性死亡)需要继续活着。
Mitch真的是charming asshole,而到死都在恐惧自己错在哪里、怎样做才是对的,不知为何想到fleabag,一个犯错的人如何救赎。
Alex太迷人了,仿佛看到Rachel,我想这其中必定有Jen本身的灵魂在里面。
Alex不愧是传统角度的美国甜心,她身上有一种魔力,一种神秘感和吸引力,她对你的情感很深但她不一定如此亲密地对待你,她的心仿佛海洋、永远把真实藏得很深,因为这给自己辗转腾挪的退路和筹码,但她时不时会展示一点点真实的一面,当她认为她是安全的、或你是必要的、或你是被需要的,这样的她会让你无法拒绝。
她对于自己魅力的认知和名誉的掌控在于外界的评价,所以她一直严密地把真实的自己牢牢锁住,所有的对外展示要严格自我审视。
但不意味着她是坏人,也不意味着她真的是个空心人,尽管乍一眼看上去像。
我想这是我为什么爱编剧的原因。
因为这像一部纪录片。
这很真实。
这季依然很多对话很精彩。
可以按人物条线来看,Alex的隐喻贯穿全剧,而编剧借Bradley之口说了很多核心观点,包括成长和如何去定义一个人,Mitch这个人的客观评价。
哦,Bradley关于家人和自我、导演关于cancel文化等等。
都很丰富。
看这两季剧的时刻正好经历了我的一个低谷阶段,我感到自己被堵住了,不知道什么原因让我不敢表达,但凌晨四点看完后,第二天起来的我觉得必须要试图讲出来才能继续人生,otherwise it's a lot to carry, and gonna eat me inside. 我希望我可以真实地面对自己地活下去,让我的想法和情绪能够表达出来。
致活着。
致存在。
刷完了《早间新闻》第二季,在我这里是年度好剧之一。
这一季还是围绕着UBA 新闻电视台的Me2 运动的后续展开,也提到了新冠疫情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因为疫情,大家在生活中似乎是更加感到无力。
尤其是面对这一地鸡毛的时候,会倍感焦虑和绝望。
我很喜欢女主Alex在结尾说的那段话,大致意思就是生活从来没有给我们以温柔,我们不能这样轻易被打倒,还是要勇往直前地走下去,好好活着!
我觉得这也是一部很好的职场剧,在剧中的一些故事也会让观众们感同身受。
因为是职场剧,看这部戏还可以学一些职场英语,当然含有F的语句就不要学了。
这部戏里的主要角色都是非常立体的人,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大女主詹妮弗安妮斯顿把一位爱慕虚荣,任性,毒舌,神经质,但勇敢坚毅心底善良的人,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
剧中的三位男主被我圈粉了。
CEO Cory是一位好老板。
他太有魅力了,看到后半程,只要他出镜我真是目不转睛。
Me Too 运动男主,前新闻主播Mitch,他就是让人恨不起来,在看到他被封杀后那一副可怜孤独的样子,真的让人心疼。
他做了错事,但他懂得反思与自我救赎。
在看到他出车祸逝去的情节的时候,我也和剧里的演员一样难过。
他活着的时候,大家都想喊他去死,当他真的离开的时候,都会感到惋惜。
节目制片人 Chip,倒不如叫他Cheap,看着他贱贱的样子,就会原谅他曾经做过“夺损”的事,因为他内心温暖善良。
科里艾利森,一个费劲心力爬上CEO的位置,雄心勃勃想要改革UBA的理想家,却一直在救火、救火、救火,疲于抹平矛盾,应付突发情况,安抚怨气冲天的下属们,然后不得不一次次在理想、良知和现实之间妥协。
科里经常摆出一副玩世不恭的笑容,可这微笑的背后却是沉重的压抑,克制,明知实情却不得不三缄其口,他的善良和怜悯不停的被各种误解。
面对汉娜的父亲,科里当然知道以自己UBA CEO的身份亲自一个人来找员工家属谈私了是一件多么扯的事,但是他就是放不下自己的良知,就是怀着对汉娜的同情,就是冒着渎职的可能,独自上门,苦苦劝说对方接受私下协议,再晚就来不及了,这可能是他能为汉娜做的最后一件事,就可换来的是什么呢,一个甚至都不了解自己女儿的父亲最后问道:是真的吗?
面对Bradley,连空气都能看出来,科里喜欢Bradley,可是那一晚当Bradley说,我可以不走的时候,科里说,你不能睡眼惺忪地去参加董事会会议…科里不能接受这份爱意,他当时已经被解雇了,还不是时候吧,但什么时候才是呢?
等到他电话里听到Bradley和Laura上床吗?
他那一句Sorry…One second…说出了多少欲言又止。
科里艾利森,如果可能,真想和你喝一杯。
开局就搞了个大瓜调足了观者的胃口,转而倒叙回三个月后。。。。
(*^3^)/~☆ 三个女人一台戏, 前排排排坐吃瓜准备好了^0^艾利斯顿大大还是歇斯底里的风格~ 瑞西傻傻搞事情(= ̄ω ̄=) 准备好瓜子 两个女人又要开撕啦(*˘︶˘*).。
.:*♡ 显然编剧大大觉得三个女人更能搞事情 于是good fight Alicia..aka 劳拉 闪亮登场(*๓´╰╯`๓)♡萌萌的哈桑同学就这么离开了(*¯︶¯*) anyway 他的脱口秀节目也走到了第五季(๑ºั╰╯ºั๑) 法瑞尔大大居然在意大利度假ヾ(@^▽^@)ノ 风景太美啦 史蒂夫郁闷了( ง °皿°)ง⁼³₌ 与此同时 还是出现美丽哒南欧美人 成功抚慰伤心人的。。。。
紧张兮兮的 艾利斯顿跑来 两人最终尽释前嫌 重归于好 于是美剧传统反转梗出现了。。。
Ciao Mich ....see you in another world (っ╥╯﹏╰╥c) 15 year's good morning news host ... farewell 法瑞尔大大
没看前:当时间线拨到2020,期待会有怎样的呈现。
4⃣️真的太好笑了,辩论主持人竞争给黑人入场券又出尔反尔,却去低声下气求一个假女权领袖。
第二季了,uba本质还是在追求收视率。
Cory 得知Bradley真的lesbian的时候那种失落……真的,简直就像我得知某crush我不是他喜欢的那挂一样,无能为力。
早间新闻总是好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一切慢性发作我都不以为然,直到我被串在炉上烤,痛苦难耐。
Mitch终于为他的行为痛哭流涕了,喜大普奔……他跟Alex开车的片段可以用来做教科书范例了吧,习惯相投才做朋友,没想到殊途。
这绝对会导致uba大乱。
8⃣️Paige说得没错,终于有人来一巴掌打醒Alex了。
别装无辜白莲花。
9⃣️真是反转再反转啊……我突然有个大胆奇妙的想法,就是结局是不是所有人都隔离好,看完了,我要说:从9⃣️开始我就在提心吊胆他们怎么都不戴口罩,怎么不戴口罩还离这么近,他们是不是能看到自己生命倒计时所以决定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舒舒服服地喘气……这一切疑问萦绕在我的小脑袋瓜子里直至看完,我从剧集中抽回思绪,想起自己是个中国人。
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破碎的,父母的呵斥老师的苛责同伴关系的一丝紧张都可能会在我们人格里投下一点阴影。
当我们心理能量很微弱的时候,以上任何关系里的小心翼翼甚至也有分裂我们的可能。
而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归因而不是归罪的过程,是对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方式面对、整合的过程。
是在艰难的环境里知道有Laura的存在,且向往向她靠拢。
Mitch在未被抵制之前是不知道自己破碎了的。
一个不清醒的人,身处一个纵容他的环境,在泡泡没捅破前简直永远生活在天堂。
他当然要为他的自负和想当然负责,可他的身边人也在喂养他,让他越发的自负和想当然,他是必爆的,只有他自己看不到。
原本被豢养在泡泡里的他被突然扔去另一处,置身于和原来完全相反的处境,这是外界带来的分裂和破碎。
如何面对它才是Mitch的个人选择,他接受了被cancel的状态,不求再被理解了,他发自内心想变成更好的人,也许帮助Alex跟他切割就令他在通往成为更好的人的路上。
Bradley就生活在一个破碎的家庭,她的分裂和破碎简直是自带的。
她的能量和活力也许源自跟家庭的不断斗争,这是她受益的部分。
另一面是,她的家庭和她停不下来的斗争也为她带来麻烦。
她可以处理自己惹出来的祸,但面对家人时她又退回了小时候,她不能用Laura的方式处理问题,因为她不是她。
她不能跟随别人,要找到自己的方式,也要由自己来决定原生家庭对她发挥多大的作用。
Alex可能是这三个人里最分裂的,她的破碎是自己习得的,是利益驱动她自行分裂了。
Laura当然可以准确地看到她的分裂,但Alex不想承认,于是她演着演着自己也信了,够胆去问Laura为什么当初我们不好了。
她把自己不喜欢的部分埋葬在记忆的深堆里,对旁人的颐指气使,两面三刀,否认对自己战友的爱,因为他被cancel了。
或者当她记起这份爱以后一条新闻就又能立即将她与他切断。
她是最需要面对死亡的人,来唤醒她来到人间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让她和自己更融洽。
也许第二季里Mitch的修复是最圆满的,接受了自己的一切以后也就能接受其他人的一切了,此时他作为人的任务倒也完成了。
这季真的太烂了,特别是alex这个角色,一边塑造了一个极度自私情绪不稳定并且完全没有职业道德的人,一边又通过各种烂煽情和浅薄的社会议题暗搓搓希望我们共情她,透露出的潜台词是she’s a horrible person but she’s doing real work 但是搞搞清楚你们是morning show好吧, no one cares about the morning show you are not changing the world 这个角色完全没有展现任何个人魅力,除了浑身上下的entitlement之外没有任何配得上所谓国民女主播的特质。
并且涉及到covid的部份真的写的太糟糕了,我为什么要关心和共情一群在意大利庄园和豪宅里隔离的电视明星?
编剧完全没有驾驭这种flawed character的能力,建议把succession看十遍再来好吧Bradley我都不知道她这季在忙点什么东西
第八集第九集炸裂 其他有些虎头蛇尾一开始看到拉拉剧情我觉得好俗套差点弃了 感觉第八集第九集有张力有反转 回到第一季水准第十集又一般般了第八集Alex和Chip在各种剧烈情绪下还在争吵的张力 Mitch妻子的指控第九集Bradly横扫Maggie真是特别过瘾Alex风评又好了 结果只好了一分钟 就被自己去Mitch追悼会给作回来了 特别反转 非常好看其他都是很零散的故事线 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意思Cory那些离奇的比喻 没人懂 喜欢他看到Bradley原来是弯的的各种黑线的脸色另外发现 那些主持人让我们觉得反应快 又机智又惹人爱的瞬间 大部分是有编导提起写好的 比如Laura看起来即兴唱起的洗手歌 比如Alex自己直播时候那些自我贬损与观众拉近距离的瞬间 当然 能演好也是能力不凡 当主播这些技能 为什么是journalist呢 感觉必须演技更到位?
#高分美剧推荐[话题]#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
总的来说,第一季布莱德利让人感到…理想化、真诚和勇敢。
但是第二季…光环褪去之后还是一个虚伪的皮囊。
她口口声声说自己身为记者追求真相,但是不喜欢自己生活的真相被曝光,对自己的家人感到绝望和痛苦却又在成为让家人痛苦的源头。
我承认身为一个人类每个人都有着自身难以解决的局限性,但是这种明显的双标借由身份的差异就被合理的区别对待,在一部第一季主旨表达追求真相和正义,战胜偏见与立场的剧,着实让人作呕,这也是本剧对我来说只有三颗星的原因。
汉娜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作为成年人她理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她没有做到。
后悔的情绪席卷了她,让她崩溃。
她感到被利用,被误解甚至是被评判,她无法忍受,最后O.D死亡。
但实际上,我无法认为她是完全无辜的角色。
她很可怜,但不无辜。
在这场悲剧里,她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一场报复,如她所期望的那样。
米切的经历则是一个平缓的过渡,他从一开始就已经被决定了自己身为一个道德立场上可以被斥之为人渣的身份,并且完美演绎了这个角色——在第一季。
第二季则是一场救赎。
这场救赎孤苦无依,痛苦不已,他值得承受这些。
但是与其说他的罪过在于职场不当性行为,不如说他真正的罪过是成为了在公众视野里所代表的那个象征。
他为一个很难完全说是他的错误所导致的女性的死而负罪深重,在被自己所爱的一切抛弃之后,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
《早间新闻》要表达的是对于新闻行业的反思和对真相的追求吗?
对我来说它更多的在体现人性的复杂和反复。
布莱德利在对麦格的采访中说人是会变的,以及人可以变得更好。
但实际上艾利克斯和她更多体现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她们最终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实现,无论承认与否,哪怕所谓“大事”来临的时刻她们表现的像是超脱了偏见和对个人利益的执着,也往往不过是昙花一现。
这点让人感到既现实又绝望。
可能生活就是潘多拉魔盒,疾病、痛苦、偏见和死亡接踵而出,但是希望闪烁一瞬之后就遁入无形。
人们踩着他人的尸骨,站在真理的王座上高声欢呼,庆祝着自己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却觉醒了自我,做了对的事。
却在不久之后借由其所带来的名誉和声望把自己失去的利益一一补回。
所谓卑劣的灵魂都难以形容这种丑陋的行径,我很想说背负这种罪过的她们应该下地狱,但实际上她们可能上天堂。
因为丑陋的活着才是希望。
i like it, i do.高开高走,感觉各种撕逼还是很真实的,依然还是让人一集接一集的追 。Alex依然很绿茶婊,布莱特利很棒.
剧情节奏很快!很喜欢Jen!
第一季太强,总觉这季不如人意,但也想不出能拍的更好的角度了。作为续篇高于合格线。
虽然剧情很现实但是俺这季有点看不下去 太American了太American了即使是女性题材剧也太精英American了本季主要的剧情实在太乱了,只有女同性恋组智商在线,但是疫情给大家带来的改变还是挺真实,大概大家都从自己的高位走了下来去追求更真实的自己了....
真的很烂,处处是雷点,给xsr老白男挽尊,给女主叠玛丽苏
不亚于第一季
第四集看到他们是去拜访pavia大学的法学教授,感觉要泪奔...虽然并不是在真的pavia大学拍的...但已然足够 第二季感觉像gossip girl中年版 没啥正事儿 成天天的情绪问题
想弃
渐渐无聊,已经不太想看了。还有两集,但真的不行,分先打了
看了3集,乏善可陈
为什么要把alex写成神经病?两季了,她还在哭闹于mitch,身为一个15年的采访过各种世界变化的新闻主播,还能如此的像一个被宠坏的洋娃娃?真是很烂!
不如只拍一季。
Alex这个角色这一季确实烦人,要命的是安妮斯顿还演得干瘪,每每看得我脑海里仿佛有编导在喊“She can’t cry! She can’t cry!”。不过我们看这种新闻制作的电视剧,最过瘾的不还是看这些人物怎么应对我们曾经应对过的历史吗?!
重温了对Covid的认识,虽然感觉已经是历史。看到Alex从米兰回来后中招,台里赶紧把大家召集起来吆喝着收拾东西回家办公,一切都是未知数。想起当年我们公司也是因为一个意大利同事从米兰回来,大家开的玩笑成了现实,成了城里第一家有案例的公司,也被CEO召集起来说话,然后如做鸟兽散。回想起来我们已经走过了那么长的一段路。
新冠这条线埋得特别好,非常真实。还有Cory坚持做媒体流这条线也非常应景,编剧厉害,总之瑕不掩瑜本季可以封神。此外这季女演员阵容很对我胃口,来客串的都是心头好。
我应该是看完忘标了吧,但是实在想不起来最后一集是啥。。。。
每个人物每条支线各整各的,虽把Covid引入,整体叙事上仍然与现实隔着一个巨大的隔膜。
第二季制作方绝对有换人,这么喜欢歌舞剧吗?而且讲的事情也很不清楚,节奏和第一季完全不一样。还有每个人都像是在情绪做事,我看不到他们像第一季一样非常棒的工作能力
狗尾续貂,隔靴搔痒,令人恶心。
这一季不知道什么鬼,全程不知道在讲什么,上季余波也不是,新冠大流行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也没营造好,新角色入场更是没什么波澜,A姐打了个大酱油。第一季虽说混乱但至少有条主线,人物都算有魅力,这季所有角色都不知所谓的抓马的魅力全无。就这样的质量还能有下季吗……btw最后的表白戏太下头了,发现站错cp的时候都没这么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