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生完二胎上班,领导找她谈话,第一句就是:我对你的工作能力很满意,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后边说的什么你们都知道了,无非是劝她好好回家带娃,女人嘛。
那我们就先聊聊精力这件事儿。
一个女孩下了班可以去逛街。
一个男孩下了班可以打游戏。
一个女人下了班可以买菜做饭。
一个男人下了班可以陪老婆,看电影。
这里还有一个职场妈妈,下了班自然可以带娃,同时也可以看书,健身等等,这一切都是个人选择。
精力这件事该由谁判断呢?
子非鱼。
上进的人在什么状态都会努力,我一直相信一句话:每天进步就是最大的稳定,这与你在什么公司无关,在一个人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就是“你什么时候辞职”的公司如此,在500强也如此,不努力才会随时出局。
最近看的这部《营业部长》,佩服编剧能抗住压力,我们都爱看励志,没人写不如意,但这个剧偏偏就写尽了不如意,写尽了职场妈妈“精力不够”的现实。
女主生完孩子休满三年假期(日本可以休三年,也只是数字好看,哼!
),回到公司竟然从广告创意岗升职成营业部长,原来这都是设计好的圈套,本来就要解散营业部(销售部),把她提拔上去充当花瓶,让外界以为这个公司对职场妈妈非常友善,不想解散就要完成30亿的指标,但是每一集她都要失败一次,同时家里雇来的漂亮保姆图谋不轨,3岁萌娃和爸爸都开始喜欢起这个大姐姐。
事业挫败,家庭矛盾升级,尤其女主的老公总是一副妈妈就要以带娃为主的不帮忙脸,惹怒了弹幕里的小姑娘们,大家纷纷吵着老公有何用,还好没结婚,你们一定是没有看过一个统计,问妈妈们认为什么育儿产品最没用时,排名第一的就是孩儿他爸。
知乎上有个问题,简直是爸爸中的一股清流,他说当奶爸很纠结,感觉时间都被宝宝占据了,怎么办?
我估计很多人想回答他:你还缺老婆吗?
咳咳,回到正题,你看,男人也会面对职场爸爸精力不够的现实,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呢?
为什么偏偏要虐职场妈妈?
逼迫她们做出选择:不全职,不称职,尤其是二胎妈妈。
是不是男权,逼迫二字很重要。
站在公司的立场,当然有权选择更能全情投入的员工,就像孕妇把怀孕当特权是不对的,职场妈妈也不能拿孩子当做懈怠的借口,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把劣势弱化,强化优势才是根本。
到底该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有一本书《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作者是妇产科医生,这个职业已经很忙了,怀第三胎时她考上了哈佛,继续进修,到这本书2012年出版时,已经是5个孩子的妈妈!
结合一点她的时间管理方法(5和7),我们来谈谈精力管理:1.选一个最想成为的角色试着从长远来看,家里有老人帮忙吗?老婆/老公是怎么规划的?好女儿,好妈妈,好老婆,好领导或好员工,怎么可能同时做到,维多利亚·贝克汉姆?你信?就算是,你能说出几个。
做不到才是正常,努力协调到老公不要总抱怨而自己也比较满意的状态就是大成功了。
你的心里一定有排序,做最想成为的那个角色。
很喜欢一个场景,作家蔡颖卿与母亲的相处方式是常常坐在一起讨论最近看的新书,而不是家长里短,我也想拥有这样的老年光景,所以设想下:10年,20年后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剩下的角色只能是占用更少的时间,更想做自己而不是妈妈就大声说出来。
2.不要认为自己自私,感激并规划时间。
有很多言论,宝宝的成长只有一次,需要你爱的陪伴,但是,需要设限。
我们这一代已经不是围着孩子转的一代,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有思想,有能力,可以指导和沟通,自己成长为这样的父母比什么说教都有力量。
而且陪伴的质量比陪伴时间更重要,我老公很少带大女儿,但是今年三岁的她最喜欢爸爸,为什么,因为每次都一起玩得很尽兴,举高高,骑脖颈,用手臂荡秋千,这些都是爸爸的独有项目,我们也可以创造自己的独家记忆。
做好取舍后,可以把每晚都陪伴改为每天1小时,改为一周陪三天,或改为周末带出去玩一天,其他时间做自己的事,循序渐进很重要,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跟老婆/老公沟通。
重点在于,如果你已经选择要放弃一部分亲子时间,也不要内疚和自责!
痛快的做想做的,需要的事,并感激那个替你承担的家人。
3.用钱买时间如果没有可以承担的家人,没有老人帮手,那就果断找个人来帮忙。
现在孩子还小,以后他或她会要求更多的陪伴时间,陪一天还是觉得不够,你是无法一直满足的。
不要和别人比较,只从自己的家庭需要出发,更重要的是要从自己的内心需求出发。
否则就会变成:我都是为了你们!
除了请帮手,也可以买一些工具,做辅食的,做家务的,不要看眼前的得失,用钱买时间是最划算的。
4.抱怨只是浪费时间带娃时用心带娃,而不是:如果不是因为娃我早在喝着咖啡看着书了,这么想的大多数闲下来,也只是歪在沙发上看电视而已,很多人浪费时间,其实都是把时间浪费在了焦虑上:别人都在进步,我却在带娃。
忘记这种想法,做应该做的事。
5.不想or,想and最常见的句式就是:等宝宝去了幼儿园我再XXX,总以为等等就有空,周围行动力超强的辣妈,健身,学习,旅游,根本就没有停下来,一件事一件事去做是来不及的,如果你想做更多的事,怎么想办法每天做一点才是关键。
6.规矩是自己定的很多人被社会既定印象所累,为了维持好妈妈形象,要陪伴,要做家务,要辞职在家指导孩子学习,不只一个人跟我讲过,等你家孩子上学就知道了,只要不看着学习就会退步,而我想做个差不多妈妈,想办法让她养成好习惯,有内在动力,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才更重要。
前几天接到一个付费电话问我怎么让母乳变多,我说完三点转头却多嘴,二胎妈妈也不要太执着纯母乳,搞得心情很差很累,完全没时间陪大宝,偶尔加一点点奶粉又怎样?这当然违背妇产科共识,那又怎样?
要试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没有什么“对的事”是必须执行的。
7.辛苦是难免的,努力也是难免的之前朋友劝我别要二胎,太累,哦不,是巨累。
睡眠是一个大问题,孩子都是6点就起床的小魔鬼,夜里也特别体贴的三小时醒一次,基本上想要有自己的时间,不是晚睡就是早起,别无他法。
作者每天凌晨3点起床!
3-6点是她的阅读时间,平时先把时间用在搬大石头上(重要的事),有空再填小石头,不能用眼的时间就用来听,听英语,新闻等。
有些轻微拖延症的人,会在截止时间前几个小时把工作做完,此时,效率往往最高。
而妈妈们正因为要兼顾多面,无法拖延,时刻保持高效,成为精力和时间管理的高手。
产后康复是系统地恢复体能的过程,精力也在不断转换的快乐事件中恢复,有人加班累了打打游戏,职场妈妈累了就不能逗逗娃?
因为写好一篇文章而有成就感;因为突然想起一个彩页的设计而兴奋;因为讲课被认可而激发动力;因为组织一次成功的活动而更加充满自信;责任感和效率也在看似更加复杂的生活中成长。
所以,最后,希望我们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
只不过,当你回到公司,发现男同事已然成了你的上司,淡定,这就是现实。
本来想看这部剧,点燃周一的打工魂。
然并卵鸡血还是没打满,可能是我悟的不够吧。
看到一句弹幕很有意思,大河剧的斗智,晨间剧的励志。
编剧有意安排集所有的苦难于一身的中年人,原来职场叱咤风云的精英,照顾娃3年后,不受领导器重,觉得她脱离广告时代,调任其他部门,团队还是吊车尾,部下质疑,客户不信任,之前也没有建立好职场人脉,又没和老公协调好家务分配,每一集就来一个下属实力捅娄子,真的看得我绝望。
不过女主不服输不怯场的性格和情绪稳定是我很欣赏的,毕竟如果是我,心理素质做不到她那么鸡血满满,现在还没娃呢都觉得累。
女主基本不会大呼小叫对丈夫部下都是理性沟通,无论再怎么难,都不会影响孩子,一直克制自己的情绪,对工作极度负责认真是我理想的成年人的样子。
再说几个我不明白的点。
1.关于工作无规划我觉得女主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的规划,她做事缺乏预见性和判断,很难相信是一个领导。
在休假期间3年,她没有保持与同事等的互动性,不会去和一些同事私下了解公司动态职级架构等以便自己判断,导致回归后同事都没什么印象。
再个对于本行业她也没有保持一个同步学习的状态,比如持续了解行业资讯,公司的客户项目,工作形式之类,以至于领导说她跟不上节奏她也哑口无言,说不出东西来。
调任其他部门,也没有看到她在这个业务如何学习与成长,基本都是被事情牵制,对于突发的一些事情她没有准备一些应急预案。
没有向下属多了解本行业,也没有提前与前任上司打通关系多去了解。
2.不太会主导局势她的婆婆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可能思想观念陈旧不认可她上班,但也好过年轻漂亮的保姆,这点思考我觉得编剧有点醉,导致她一步步把丈夫推向深渊了。
对于丈夫女主少了争取和坚定,也是我不太理解的,感觉他们还是没聊透怎么协调彼此分担,或者女主爸妈来照顾孩子也行。
总之看到她推动事情进展上思考的不多,策略少,总是靠一股斗志,但实际深入学习又不多也没有人脉资源也就以前部下还鼎力相助还有点非分之想,以前叱咤风云的智慧似乎没能为她新事业有所帮助,依然深陷泥藻,没有看到她翻身成就她自己的感觉,只有被动的工具人以及渲染热血斗志的音乐,可每当这音乐一响起就无比悲壮,似乎她做了多了不起的事业,然而却只是自己盲目的努力自我感动而已。
没有方向的努力为什么坚持,真要是因为热爱和梦想她也已经偏离,从某种程度上,我觉得女主只是为了承认自己在别人眼中了不起,只有他的下属还一直在广告事业上奋斗甚至海外追梦。
我觉得女主这3年并没有想好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对于工作还抱有幻想,觉得老公也理所当然的理解她,不过也许也是我侃侃而谈了苛责了,毕竟我也无法做到她那样中年依旧热血沸腾,但我觉得人还是要有自己的目标不是为公司牵着走的,否则努力到最后发现只不过公司的一颗棋子,耗费时光心血换来只有无奈,那也太绝望了。
吐的昏天黑地的于是这几天在家工作,一边写邮件一边半听半看了这部剧。
Natsuko已经是事业有成了,为什么请个保姆还那么内疚还要先求丈夫同意?
同理的,她理所应当被认为要照顾小孩,接送幼儿园,做饭收拾。
丈夫偶尔做一次就是大发恩典的样子。
这是在证明日本家庭主妇文化的根深蒂固吗?
我以为这个年代已经不这样了。
那是如果natsuko都是这么一个艰难又内疚的状况,或许日本的家庭分工并没有与我想象的先进程度持平。
这么想来,我司的日本员工们全员都是没有孩子的38-45岁女性。
每个人都特别努力工作 - 我曾经以为是大家一定要在工作和孩子之间选一个,因为选了career路线,所以才没有孩子。
但是我问她们的时候她们也没有这么觉得。
但是看完这部剧我觉得还是有这么一个二选一的抉择的,但是我司的日本女性们似乎并没有特别地认为这是个抉择,自然滴就到了40岁,没有再能要孩子的机会。
或许否认这个抉择的存在会让自己好受一些吧。
我司的日本总部产假是一年,很好奇三年是政府规定的还是剧里公司的特殊规定。
公司社长说我们曾经有一个员工,连续怀孕,拿了两年的带薪产假,然后休完了就辞职了。
感觉社长心里很不爽,但是这也是我的计划啊。。。
不过作为纽约部,能休两个月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也没啥担忧的。
看其他的评论说营业部里各种大家相亲相爱看得很无聊,但是我倒是真心觉得这正确反映了日企的文化。
大家真的跟家族一样,掏心掏肺的,没什么私下的时间。
动不动就加班到深夜或者周末,而且每个人都要出席。
“大家”的概念非常强,作为部长更是觉得担负了手下人的信任和人生。
真的把什么事情都看得非常的重,每个人都是如此,我自己稍不注意也就被吸了进去。
在纽约部完全不用那么上心,但是想到日本部的同僚们,在家工作两天都是愧疚得不行(在家工作对日本部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待遇),尽管没人care还是抄送了每天的工作进度给日本组。
将心比心吧。
说到日本和美国的文化差异,我在决定要孩子之前就计划了要住家保姆,能outsource给保姆和housekeeper的事情,我真心觉得没必要做。
natsuko累得那样,回家后叹着气还要收拾丈夫在厨房的一片狼藉。
为什么不请家政呢???
以夫妇两个人的工资,请人来打扫这是no brainer啊???
还有觉得壮太差不多也该独立一点了,动不动就找妈妈,一分钟自己呆着都不行。
可能是头三年被惯的,在这一点上中国美国的小朋友都做得更好一些。
还有关于natsuko不想要婆婆帮忙这件事情,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不用那么内疚。
我真的无法理解国内大家要妈妈婆婆帮忙照顾小孩的都是怎么处理婆媳/妈妈问题的。
我觉得就算挣得不多,所有的paycheck都用来供保姆都是划算的好决定。
小孩子总会长大,失去的那几年的工作经验对长期的个人升值的负面影响远远比几年的paycheck要大得多,这么想就自然滴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因为保姆贵就放弃工作自己养。
女主育儿假三年再重返职场(福利真的好),对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来说三年真的会被淘汰,公司给安排的职位也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用来背锅的,然后就是工作受挫,同时家庭出现一些问题(保姆很诡异,并且想撬墙角)我想很难有职场女性,结婚生完小孩之后就完全做家庭主妇,都会想再出去职场上拼一拼,实现自我价值。
但是丈夫却很怨念,觉得女人应该负责小孩所有的事情,而不是老婆工作然后占用他应酬的时间去照顾小孩……不过夫妻俩确实缺少沟通,造成一定的误会…前面几个事件也挺好的,总有打动人心的地方,虽然有些假😂我才看到第七集)但总的来说,日剧总有振奋人心的地方,拼过才知道输赢!
我猜最后应该是圆满的,就是工作跟家庭两手都能稳抓,鼓励职场女性去结婚生娃(虽然我1点都不想)
观点可能不全面,只是自己的一点想法,不要过度发散哈。
每次看国产职业剧,我都是抱着一点点小期待,希望能看到除了莺莺燕燕的爱情琐碎尴尬的家族羁绊之外,能够对于不同职业的特性与工作环境与相处生态有更多更饱满的描述,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女主光环。
不过我次次都失望了。。。
营业部长视角更为新颖,对准的是已婚已育,重返职场的前职场女强人。
和以往的独立年轻的女强人相比,增加了家庭的buff/负担。
作为母亲,女主是满分的!
虽然会错过儿子的一些成长时光,但是谁能保证现实不是这样的呢?
作为业务部长,前期表现还是比较白菜的,很符合角色设定,一孕傻三年哈哈哈日常鼓舞下属加搞砸业务。
高木绝对是小天使,策划能力满分!
人狠话不多!
我也喜欢他在无法成为怪兽的我们中的税务师角色,一样的内敛深沉弹幕说是白月光很对!
后期吉良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也找准了部员的定位,很喜欢这种细节充盈的描述!
喜欢这部片子大概是因为它是七分现实三份糖!
总要有点甜生活才能过的去呀!
刚开始是看瑛太的作品看到他了,大概搜了下他的百度,提到了那部被人称惊天动地妖冶美感的电影。
留了心。
有天无聊好奇打开来看。
因为是舞台风格,以为会看不下去,结果还看完了,带了悬念所以不闷。
觉得他确实在片中很美。
少年的美。
不过也这样吧。
这段时间的日剧都不好看。
点开一部《营业部长》,嗯不错还有点内容。
女主好有气质,看了弹幕扫盲又去搜了菜菜子的《魔女的条件》来看。
果真大胆之作,结尾有个情节稍牵强,其它都不错。
营业部长中,龙平很有看头,他和女主的互动尺度拿捏的很好,有点小火花又没有过头。
这次去搜了他的生平介绍,原来他的风格来源是这个原因。
幼年丧父,长子,父亲盛名。
看了他父亲的照片,哇好像。
他弟弟则像妈妈,典型的日本偶像风格。
他像爸爸,朝鲜族的模样,加上他特别的成长经历,变成他现在这样的演绎角色的风格。
内敛、沉稳、细心、冷静,看似随意其实心里是有情感活动的,但是很少表现出来。
在娱乐圈太少见了。
像一股清新的风。
多看了些他的访谈,被访或他访别人,可以看出这人真的是很帅的,不张狂威胁的帅,舒服又非常有精神的帅,脸和神态身体都有女性的柔美的帅。
可是他演绎的却是普通人,可能也因为他觉得自己其实就很普通,这种反差特别动人。
当需要演绎影视作品中这种风格的人物时,他就非常适合。
是这么一个帅、美,又认真体会角色的人。
看了他的访谈,还有跳着看了家鸭野鸭那部电影,觉得《营业部长》里面的角色和他本人是最贴近的了。
但其实那些角色都有他本人的影子。
导演在考虑由谁演出时,必然考虑演员本人气质是否贴近这个角色。
有些东西不贴近和理解是根本演不出来的。
勉强很容易发现。
对电影是致命的。
本以为,我一个孩子妈是这类面对婚育女性的职场剧的第一收视群体,看这部剧就是来打鸡血的。
而实际,鸡血没有多少,只是更明确想要同时摆平家庭和事业只有难难难。
况且女主还是那种广告界的强势风格,一般女性,我这样的弱、女、子真是很容易产生挫败的。
一个单身女性无法体会面试官与你的真诚交流,而已婚女性则收获更多关照,诸如:小孩三岁是吧?
那正是好玩的时候(孩子还小,他更需要一个全力投入在他身上的母亲);就一个小孩吗?
有没有考虑再要一个?
(要是计划二胎的话,我司已无多余假期,包括产假);可以接受加班吗?
可以接受减薪?
可以接受比你小得多的人做你领导吗?
可以接受调配到其他部门?
拜托,如果是我能力不够,请直接pass掉我,在这里,因为我已婚育的身份玩文字游戏,有意思吗?
我,因为女性特殊的原因,短暂离开过职场,现在,我要回来,作为一名现代女性,我可以体现家庭和社会的双重价值,这就是我回来的原因,更重要的,我喜欢这份工作。
谁会真正听取女性的心声,企业的商业利益容不得孩童的哭声来打断。
职场女性本来就存在不公平待遇,对已婚已育的职场女性更能堂而皇之地将她们放在价值评估和实现个人意愿的末端。
把你从创意部调到你瞧不上眼的营业部,好的选择是,就是边角料,我也要做边角料的第一;坏的选择是,既然不是第一选择,我就先混着吧。
有多少人,就是先混着吧,到最后混不下去了。
然而,好的选择,对于家庭未必是如此。
这就是职场妈妈的困境。
我的一个同学毕业的时候,考过几年的公务员,终于在当了母亲之后一遂心愿。
这样也挺好,追求的是舒适稳定,那就舒适稳定呗。
能有更多闲暇陪伴孩子、养花弄草,很难说她和严酷职场的女性谁的幸福感更高。
有句话,为母则强,是一句妄言。
强与不强,仍旧是你自己要面对的心智的成长,并不因为你做了妈妈。
不过,到底是多了一份奋斗的动力,人生从此有了意义。
扯句题外,先前看到网上诟病谁谁的表演如同面瘫,颇不以为然。
剧里的松田龙平,就是日本梁天,他才是真正的面瘫好吗。
那张脸上从无表情,也从不主动对话,这很职场。
但其实他是一个是非分明,也不失侠胆之人。
他的“面瘫”是与人物外冷内热的性格是吻合的,并非不会演戏。
本人表示喜欢这样的人设和表演。
女人与男人在工作上最大的差距就来自于女人要生孩子。
本来同样起步朝着目标攀登的一帆风顺的时候,女人因为有了孩子不得不停下脚步。
经过很长时间的修整,再次起步攀登时,身边的人已经换了几波,同时期的同事早已经到达顶峰,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顺便从上向下观赏着正在辛苦攀登的人。
经过了育儿期重新开始工作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还要分散出精力来照顾孩子和家庭。
所以事业中成功的女强人都需要付出的更多。
一不小心就可能失去平衡,生活变成一团乱麻。
但是,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节奏,一不小心变成家庭主妇就是悲剧了。
很欣赏女主对工作的执着,虽然出现很多措手不及的事儿,但是依然很开心。
活出自我,生活才会更精彩!
开篇自白就点名了一切都是基于女主是女王的前提下展开的,包括略有点牵强的剧情,凭什么以前受尽女主凌辱的前部下会不惜一切地帮助她无数次,甚至连一点男女私情都不夹杂,“就是想看到你不被任何事情打倒的样子”就这一句话就想打发观众们的逻辑也实在太敷衍了有没有。
虽然我也知道松田龙平和松岛菜菜子,龙平在这里头又是一副食草系的样子,菜菜子么又是正气凌然圣神不可侵犯的样子,这要怎么演感情戏啊……
【大法准备换水果,备忘录里好多当初思路没理清楚觉得写不够好没发的东西短评放不下也不想再加工就直接放长评啦。
】记着E9是跳着看了,E10弃了。
当初还给了五星呢后来崩了之后改了评分连状态都不知道怎么改……现在有点想再减一星不过还算了吧……非常非常心痛,觉得大概不会崩以后下一集立马急转直下,各种直男癌,以此为教训以后追剧都长了个心眼……-分割线这剧每回到最后都是大写的FLAG也是服气EP4的case感觉很赞 高木和女主那条线开始渐渐明朗起来 周围人居然都有这个感觉 虽然感觉身边随便一个人都会是坑EP5 “再迷茫再不知所措也绝不动摇” 高木关于白色的那段诠释特别喜欢“我的风格是什么” 虽然看似已经能独当一面但原来早就遇到瓶颈了啊 水族馆里的白衣少年敲美 也还是只有某人才能够化解“你可不要离婚啊” 这潜台词是个路人都听得懂 只有她不会往心上去吧看到了这会儿就特别心疼高木QAQ 要是老公稍微正常点的是个好人的话 他可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啊EP6 “我是来带吉良小姐走的” 啥都不说了从第一回就在等上车到底啥时候啊QAQ
女神美美美
因为女主而追下去的剧,不然就两星了
断断续续看完,真也是蛮无聊的剧本的。。。
龙平和菜菜子,发乎情,止于礼,很好。菜菜子依然是女神。
三集弃 不大好看啊 菜菜子的职场服装很好看
最后一集又力挽狂澜,强调职业女性,丈夫应该理解和分担
高木啓介居然是认真工作的小天使…?他不戴眼镜穿黑白T也很乖哦
女主人设太勉强……腹黑保姆当小三这情节也插进来……有点不想看了,但又很期待后面怎么反转
最后一集怎么都不想看了...
为菜菜子姐姐量身打造的职场女性多辛苦战的了小三赢得了项目带的了奶娃还能和下属玩个暧昧
不深究剧情,当消遣看看蛮好的
3.6
日剧和美剧影响了我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无语,虚高
这部剧唯一支撑我的就是看龙平,给四颗星也是为了不让龙平难看。
自己私心非常喜欢这个题材,但是拍的实在太烂了。缺乏冲突和细节,流于说教,来来回回溜cp,难有代入感和同理心,职场塑造刻板,家庭问题单调。
两星都是给龙平
已育妇女重回职场剧。啊,看得我好想买包。以前怎么没发现ysl的风琴包这么好看啊。
题材不行,瞎了卡司了,看了十集无亮点
高木启介是仅次于行天的最爱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