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还挺好看的,毕竟全部军事素材的话受众相对会少很多,不能把计算战机飞行路线的计算拍一集嘛,反正也看不懂😂😂剧情来说,相对同期的深海利剑,我更喜欢前者,可能是因为鲜肉过敏吧,那种邪魅着看透一切的男主角已经激发不了我的萌点了。
总的来说这个故事连贯演技也挺走心。
我就很喜欢看他们灰头土脸的样子。
当然,相对现在的士兵们,纪律站姿方面都不太严谨。
但是相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从战场下来的“老兵”身上大概多少有点痞气,况且还是那么狂的兵。
感觉那个时候的领导都会更亲民温和一点吧,虽然他们说枪毙的话都是直接干了😂😂我可能真的有点自带美化了。
没关系,我喜欢可能我对天才有偏见,觉得敢于反抗权威的才有可能做出突破。
当然,这个前提是他是主角。
毕竟兵痞不能算啊。
中国大陆和台湾对峙这段历史一直都挺讳莫如深的。
这样题材的电视剧能够过审,并且没有过度黑化国民党,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一种对艺术类的开放,不意味着言论的一种自由。
这样的电视剧引发的讨论和思考总会自带一些敏感不是。
当然从一些特效来说,确实也比较粗糙,我其实也不大喜欢看男女主什么什么的戏。
总体来说,是这一段时间下来,我觉得还挺不错是剧。
熟悉543部队的朋友,不可能不喜欢该剧,还是相当贴近真实历史。
二营的精神值得传承。
历史上的二营立集团一等功两次,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
有148人受到提前晋衔晋级的奖励,94人立一等功,102人立二等功,309人立三等功。
独一无二的大校管长岳振华。
U-2的最大时速920至1000公里,巡航时速750至800公里,最大航程7000公里,续航时间8.5至9小时。
它比RB-57D飞得更高,实用升限达22870米。
它装有73-B巨型航空摄影机,在2万米高空拍摄照片,可供判读的横向范围达150公里。
照相清晰度,在1.8万米高度,地面人员的活动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
如果在9千米以下,地面人员所看报纸的标题可经放大看到。
飞机还装备了十分先进的电子侦察系统。
该剧显然对u2没做功课,差评
提个建议,咱国产剧以后能不能给点力,多拍点肖营长这样机智勇敢,接地气,又可爱的角色,以解决观众需求和荧幕供给长期不匹配的矛盾,以洗涤我等被面瘫小鲜肉蹂躏多年的眼睛。
也好让我等女青年,不用再去粉太阳后裔思密达,不用再对着欧美白种硬掰审美观。
看了此剧,才知道中国的男性也可以这么有魅力,朴实,忠诚,机智,可爱。
希望这样生动的角色越来越多,越多越好。
再吹一波王聪的演技,自然生动,有老戏骨们的影子,28岁演出的肖营长,毫无青涩之意,希望能有伯乐识千里马,加油,好运!
首次公布一组记录:被击落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全球共7架,中国击落下5架,开创地空导弹揍飞机先河,震惊全球1962年9月9日,导弹二营,南昌市郊,首次击落1架U-2高空侦察机。
1963年11月1日,导弹二营,江西上饶,再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
1964年7月7日,导弹二营,福建漳州,第三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
1965年1月10日,导弹一营,内蒙古萨拉齐,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
缴获“13系统”1967年9月8日,导弹十四营,浙江嘉兴,击落U-2高空侦察机1架。
使用国产导弹“红旗二号”至此,美国再也没有派U2来过中国大陆。
本剧拍摄开始是RB-57D到第三架U2被击落。
按照编剧的思维来看,后两架不太好拍。
最主要的虚构情节有两处1、齐五一代替肖占武指挥的问题。
首先当时的参谋长齐五一的原型叫陈辉亭。
后来肖战武被调走,剧中由齐五一接替营长一职。
真实的历史是继任二营长叫何方,而何方带领二营的时候曾经遭遇过一次U2,被最先进的“13系统”打败,从此二营再也没有遇到过战机。
本剧主要描述的是男一号肖占武(原型岳振华)后面两架U2的击落与主角关系不大,所以嘎然而止。
此处虚构情节,可能是在剧中给二营长圆一个美丽的梦罢了。
2、关于百舌鸟空地导弹编剧虚构了一个案例用来更形象的讲解第五架U2被击落的原理。
有兴趣详细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B站上的记录片:《角逐超高空》一共4集,非常精彩,不输此剧。
剧中还有一些虚构的场景,比如肖占武的原型已婚,杨硕原型是代训教员等等。
爱情戏是为了迎合现代观众口味强加进来的。
最后说一下几个U2飞行员的原型。
第一架U2飞行员薛淮,原型陈怀生。
抢救无效死亡第二架U2飞行员陈福生,原型叶常棣。
受伤被俘第三架U2飞行员吴克南,原型李南屏。
坠机身亡第五架U2飞行员张立义被俘。
还有本片开头的RB-57D飞行员原型王应钦,坠机身亡。
以上这些人的资料可以自行百度。
这部剧特别令人振奋,虽然剧中所谓的梅花阵等十分令人无语,但是瑕不掩瑜。
剧情尽可能的还原了真实历史。
人物塑造很立体,不是英雄化的脸谱。
就剧中角色来看,尽管每个人身上都有明显的缺点,有时甚至令人讨厌,但却难以掩盖自身的光芒。
军旅生活艰苦朴实中燃烧着激情和梦想,有激荡的热血,有报国的豪情,有真诚的革命情谊
一支神秘的部队,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个传奇式的战神级的,有勇有谋、重情重义、信念坚定、满腔热血、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风的营长,带了着一群特点鲜明,有血有肉的队伍,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打U-2的任务。
就是这样一部主旋律的电视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台词既有激情满满,热血沸腾的讲话,又能前后呼应,幽默风趣,编剧的功力可见一斑。
特别是在爱情线上,既有那个年代的扭捏内骚似的打情骂俏,又能把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等精神作为爱情的主旋律,在今时今日像一股清流让人想一饮而尽。
也让人不禁思考,到底爱人是什么样的品质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是随波逐流追求白富美,高富帅还是坚持重情重义,努力奋斗,不忘初心的品质呢!
真心希望,朋友们追一追,看一看!
回味无穷!
岳振华,河北省望都县人,1925年5月生,1942年2月参加革命,194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被授与少校军衔,并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1959年10月14日晋升中校军衔,1962年9月晋升上校军衔,1964年7月晋升大校。
1988年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
毛主席曾经四次接见他,也曾经说过:他打下一家飞机就给他肩膀上加一颗星!
他是我军历史上唯一的“大校营长”!
他开创了世界上地空导弹打飞机的先例!
他带领二营打下了3架美国“U2”高空侦察机。
1964年7月,毛泽东主席在一份空军战斗捷报上批示:“很好,向同志们祝贺!
”还对周恩来总理说:“这个部队在哪里,我要见见他们。
”毛泽东指名要接见的英雄部队,就是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四战四捷的地空导弹第2营,营长为岳振华
喜欢这种叙事风格的军事题材历史剧,比较完整流畅表现了我国在那个时期地空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剧情比较紧凑,都是导弹打打打,道具也是比较良心的,导弹模型一看就比其他神剧好一千倍,吉普车也很经典,剧里的所有人物形象也很丰满,各有特点,至于感情线的设定,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个人不反对这种设定。
我觉得这是我国军事片里比较不错的作品。
这俨然是一部低成本电视剧,但他就像当年的电视剧《父母爱情》一样,全剧故事紧凑,语言幽默诙谐,有情节,有故事,几位不出名的演员表演自然,很生活,性格鲜明,让人忍俊不禁,值得一提的是林永健、闫妮甘当绿叶。
不得不说,有看完一集迫切有想看下一集的愿望,这种感觉好久没有过了,感谢全体创作者带来这么好的一部作品。
绝密543,不知不觉深深吸引了我。
这部剧看似波澜不惊,看似平平淡淡,但是背后的那种精神,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故事情节简单,但是看了,不觉冗长,这是军人应该需要的。
我们需要英雄主义,不需要循规蹈矩。
肖占武看似像孙悟空,经常表现一种不合常规的举动,但是他有勇有谋,有一种对于兄弟的爱,有一种对于事业深深的爱与热情。
这是我最欣赏的地方。
保障连连长接受命令时的坚决,处处透出军人豪爽的作风。
我追这部剧,因为我缺少一种军人的豪爽与果断,一种大气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